Amy Blog

造物主的神奇

造物主的神奇

今天在楼下,看到停了一排电动自行车.

再仔细一看,有很多车是把脚踏直接拆掉的,空留一个曲轴在那里.

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脚踏,而又被很多人拆掉?

直观感觉,电动自行车既可以电驱动,在电池没电后,又可以以脚踏驱动,作为一个后备方案,何乐而不为? 可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.

跟一些车主聊过这个问题,也问过卖车行的老板,都说以脚踏驱动,会累死你. 首先,因为自动自行车的重量比普通自行车重,骑行起来就如驮着重物,毫无普通自行车的顺畅感. 其次,电动自行车下部需要放置整块电池,因此,脚踏的位置往后移了一点点.因为这一点点,导致踩踏时,发力极不友好.

因此,基本上这个脚踏就是一个摆设. 那既然是摆设,为什么没有厂商把这个附着物去掉,既减轻车重,又减少成本?

其原因是中国出台了一个国标:GB 17761-2018, 里面定义了电动自行车必须的要脚踏. 如果没有脚踏,那就属于电动摩托车的范畴.所要遵循的国标是:QC/T 791-2007, QC/T 792-2007

人类身体内部的多余物

据说,人类的身体里也有一个多余物:闌尾. 这东西如果发炎,医院都是直接一刀去掉.

这也许就是跟电动自行车的脚踏类似的东西吧.

或者在人类诞生之初,在造物主的世界里,也存在着类似国标一样的东西,所以一定要把闌尾给装上.

电子设备的多余物

电子设备的多余物,到底是什么呢?可能将来会有一个国标来定义,一定要装上点看上去很有用,而实际上没卵用的东西.

或者是另外一种可能?

说到没用的东西, 在所有的电子设备里,也有一个在日常用不到的东西:串口.

这东西在开发时非常有用,但是在成品后,默认都会去掉,在电子设备的主板上,空留几个焊盘.毕竟加上串口针也是要成本的.

在将来的机器人社会,在研究自身时,会不会把这个串口焊盘命名为”闌尾”呢?

或者,这就是相当于电动自行车的脚踏/人体闌尾的东西?